被猫抓了猫10天内未死

猫抓热的症状,猫抓热又叫良性淋巴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、非细菌性局部淋巴腺炎。该病首次发现于1947年,1950年Oebre将猫抓热确定为一个独立的疾病。因多数病人发病前有被猫咬、猫抓或猫舔的接触史,故称为猫抓热、猫抓病、猫搔病。它是一种以局限性琳巴腺肿大为特征的疾病。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。但是,该病仅限于人被猫咬伤或抓伤后发病,在动物中(包括人)尚未发现天然感染的病例。猫仅为病原携带者,本身并不发病。猫抓热的这些特征,严重地妨碍了临床和实验室对该病的研究。

该病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,以秋、冬季多发。人,特别是儿童在被带病原的猫抓伤或咬伤后1-2周,伤口部位出现红色丘疹或硬块,随后可能出现化脓或形成溃疡,局部淋巴结发炎、肿胀,并表现疼痛症状。大约有1/4的病例出现化脓性淋巴结炎。有的病例可出现恶寒发热,全身不适,头痛头晕,精神沉郁,食欲不振,可视钻膜紫绍,全身淋巴结肿胀.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。病程可持续2-3个月,若不及时治疗,有可能出现全身性败血症,导致严重后果。

猫抓热除了上述常见类型外,还有皮肤型与眼腺型。皮肤型是被猫抓伤或咬伤后在伤口以外的部位表现出皮下出血,皮肤上可见多形性红斑和结节性红斑。眼腺型则主要表现为眼结合膜出现肉芽肿,并伴发况腺肿大。儿童还可能诱发脑炎和脑膜炎,有时会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瘫并发症。

尽管该病症状表现很多,但病人极少死亡。虽然对该病现在尚无特效疗法,但大多数病人可以在2-3个月以后自然痊愈,伤口部位且不留掖痕。临床实验表明:用氯留素治疗病人可以加速康复。对于化脓的淋巴结,要用注射器把脓汁抽出,并冲洗干净,然后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。

凡是接触过猫或被猫抓伤、咬伤2周以后发生局部淋巴结肿大的,即提示有该病发生的可能。该病的预防主要是防止被猫咬伤或抓伤,尽量不接触猫的分泌物、排泄物。一旦被猫咬伤或抓伤后,应及时用消毒药水冲洗干净,并涂擦2%碘酊消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