鹦鹉沙门氏菌感染症状

沙门氏菌病,本病是幼龄鸟常见的急性败血症,以腹泻为主要特征。在饲养管理不良和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死亡率很高。

本病病原为沙门氏菌属。本属细菌对干燥、腐败、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,可以生存数周或数月;60℃经1小时、70℃经20分钟、75℃经5分钟死亡;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,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达到消毒目的。

火鸡对本病有易感性,但次于鸡、鸭、雏鹅、珍珠鸡、野鸡、鹌鹑、麻雀,欧洲莺和鸽也有自然发病的报告。芙蓉鸟、红鸠、金丝雀、绿雀和乌鸦不易感。本病可经过不同途径传染,带菌鸟是主要的传染源,被粪便污染的饲料、饮水及垫草也可传播。冷热不均、不卫生、营养不良等,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。

幼龄鸟嗜睡,食欲消失,胎毛蓬乱,喜躲在昏暗处,缩颈,眼半闭,翅膀下垂,呆立不动,腹泻。粪便初呈乳糜样,以后变为白色,肛门周围胎毛常沾有粪便,有时见肛门被粪便堵住,肛门沾满粪便的病雏鸟在排便时常发出尖锐呜叫声。此外,常表现体温升高,呼吸困难,大多数死亡。

防治药物很多,效果较好的有呋喃唑酮、庆大霉素、氯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土霉素。磺胺类药物财幼雏有时会引起毒性反应,表现为食欲减退、内脏出血等,以不用为好。土霉素,0. 2%,拌料内喂服。氯霉素,%~%混饮,连用5~7天。大蒜捣碎加水10~20倍,每只幼雏每次用~1毫升,每天4次,连喂3天。